本网讯(记者 豆芹兰、温喜娇)在2025年3月至6月,外国语学院九潭村美育课程活动,将继续组织志愿者们每周日前往九潭村“小站家”,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活动,为九潭村的孩子们带去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在本学期的第六期美育课项目在指导老师豆芹兰以及学生负责人温喜娇、李嘉盈、何洁怡、莫菲菲的精心组织与招募下,成功集结了林怡、赖燊仪、刘丹娟、张楚萱等八名优秀志愿者加入项目队伍。这个团队不仅汇聚了前几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成员,还吸纳了来自校内不同学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独特技能的新成员,为美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团队朝着更加专业、多元的方向发展。
在九潭村美育课程活动正式启动之前,为确保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项目指导老师豆芹兰以及项目学生负责人精心组织了针对课程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培训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九潭村美育课程的背景、整体计划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还深入讲解了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帮助志愿者们快速熟悉教学流程。此外,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小站家”前期项目负责人李浣淇师姐为志愿者们分享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志愿者们针对美育课程活动也展开了讨论交流。
3月30日上午,本学期的课程志愿活动开课仪式在九潭村顺利举行。小朋友们和家长们早早来到现场,热情高涨,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温馨的氛围。仪式上,志愿者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对即将开始的课程内容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展示,让小朋友们和家长们对课程充满期待。开课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将与小朋友们一起共同开启“九潭村美育课程支教”的新征程,书写属于他们的美好篇章。
书法课程——毛笔入门教程。3月30日上午,志愿者们在九潭村小站家开启了本学期的第一堂课-书法。本次书法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毛笔的入门知识,志愿者邹宇璇和刘丹娟带领小朋友们从认识毛笔到逐步学习横竖撇捺,小朋友们小手紧握毛笔,眼神专注又认真,虽然笔法还有些稚嫩,但那股投入的劲儿令人欣慰!志愿者们穿梭在课桌间,耐心地手把手纠正握笔姿势,轻声细语讲解横竖撇捺。在课程的中途穿插笔画接龙游戏,不仅是对小朋友们练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他们团队协作能力的挑战。志愿者在这一堂课,既教小朋友们写毛笔字,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愿这份墨香浸润童心,陪伴孩子们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多彩未来。
舞蹈课程——在律动中绽放童真。3月30日下午,志愿者赖燊仪和陈星宇,引领小朋友踏入活力满满的舞蹈天地。课程伊始,志愿者耐心指导压腿拉伸,细致纠正每一个姿势,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课堂上的表情游戏将氛围推向高潮,小朋友们尽情表现,教室里满是欢声笑语。为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志愿者们用《我会等》灵动的舞姿瞬间抓住了小朋友们的目光。考虑到基础差异,志愿者选择进行分层教学,将难度较低的舞蹈《烟雨小镇》教给小朋友们,带着孩子们一招一式感受古典舞的韵味。随着课程进入尾声,小朋友们自信展示所学。虽动作仍显稚嫩,但每个舞步都跃动着孩子们对舞蹈的喜爱。
手工课程——制作弹跳惊喜盒子。4月13日上午,志愿者詹妍和张楚萱引领小朋友们踏入充满创意的手工绘画天地,体验制作弹跳惊喜盒子的乐趣。课程伊始,志愿者展示成品,告知小朋友打开盒子会有惊喜弹出,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小朋友们满怀期待开启创作。制作环节,小朋友们热情虽高却困难重重,好在志愿者耐心指导,帮助大家积极调整。完成盒子主体制作后,创意装饰阶段来临,小朋友们各展奇思,有的画彩虹,有的画哪吒,还有的在弹簧上装饰爱心,童趣四溢。课程尾声,小朋友们自信展示作品,这堂课不仅让小朋友们收获精美作品,更锻炼了耐心与信心,彰显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认真态度。
音乐课程——童声里的音符绽放。4月13日下午,志愿者王金超和林怡带领着小朋友们踏入音乐的奇幻天地。课堂开启,趣味盎然的乐理动画播放,音符化作灵动可爱的形象,小朋友们瞬间被吸引,目光中满是好奇与兴奋,紧紧盯着屏幕,不舍移开分毫。在画音符环节,小朋友们虽略显慌乱,但热情丝毫不减,用心描绘心中音符的模样。教小朋友唱《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时,起初,孩子们十分腼腆,歌声生涩,还有些跑调。随着课程一点点推进,他们渐入佳境,歌声愈发流畅,也自信起来。最后,在音乐游戏的欢声笑语中,此次音乐之旅圆满落幕,而音乐的种子,也悄然在孩子们心间播撒。
在九潭村美育课实践活动中,我们志愿者团队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巨大影响力和深刻价值。这种影响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儿童思想启蒙和品格培养的积极作用。九潭村的孩子们每周日都热情参与我们设计的美育课程,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各类艺术知识,让周末时光变得既充实又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