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院务公开  学院新闻

我校刘金虹博士喜获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2020-03-30106

    本网讯(记者:蔡晓坤)近日,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其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2620项,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73项,新疆项目12项,西藏项目6项。我校外国语学院刘金虹老师申报的课题《汉语致使动词生成“非终结完成义”的条件:句法语义界面的研究》(编号:20YJC740031)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项目到校经费6.2万,实现了我校该类国家级项目立项零的突破。该课题结合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就致使动词的(非)完结义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实证层面的验证。

学科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请人

语言学

汉语致使动词生成“非终结完成义”的条件:句法语义界面的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

刘金虹


    刘金虹博士近几年参与了由荷兰科研机构支助,由欧洲7个国家9个语言研究中心(包括南特大学LLING实验室、巴塞罗那大学、剑桥大学、格林威治大学、格勒宁根大学)合作的GraMaLL(Grasping Meaning Across Languages and Learners) 项目,负责汉语(成人与儿童)的测试、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分析(用了描述性与推测性数据分析方法)。20152018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构式语法视域下教学语法改革”(项目编号:GD15WZ12)2019年开始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类型学视野下汉语致使动词的研究”(项目编号:GD19CYY12)。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汉语单语素完结体动词的完结义》、《汉语完结体动词的特殊性:三个句法语义条件可取消其终结点》、Agent Control and the Acquisition of Event Culmination in Basque, Dutch, English, Spanish, and Mandarin”等文章。2016年与GraMaLL项目成员一起在第8届德国Konstanz大学主办的语言学年会上作报告:“主动控制下的非完结事件:汉语成人与荷兰语成人的实证性研究” 。201611月与GraMaLL项目成员一起在41届美国波士顿大学语言发展大会上作报告。20171月代表GraMaLL项目参加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举办的Telic国际研讨会并发言1: “汉语完结情状动词的非完结义”。


    近年来,校领导加大对我校科研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科研处积极为各类项目申报做好服务工作。如去年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依托单位,并于年底获批,并给予详尽的申报材料指导,广泛动员教师申报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疫期间,刘金虹老师一边主动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抗疫,一边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做研究。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希望全校广大科研人员再接再厉,争取2020年科研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编辑:外国语学院 蔡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