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学工  学生工作

【心理健康】|心向暖阳,守护心理健康

2025-03-2213

春季抑郁预防指南|心向暖阳,守护心理健康

广城理外国语学院 广城理外国语学院 2025032312:33 广东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但春季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如何在春季调整状态





预防心理问题?



什么是春季抑郁?

俗话说:“黄花开时,人发狂”。春季是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高发期,研究表明,尤其在3-5月,是精神问题发作率最高的时期,占全年复发率的70%以上。到了春季,本身比较焦虑的人,情绪控制就会变差,莫名兴奋,脾气变暴躁,也会变得更加焦虑。




如果最近你总是没来由的情绪低落,入睡困难或是吃两口就饱了,体重不受控制地变轻甚至出现了头晕疼痛、心等躯体化障碍,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情绪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为什么春季情绪容易发生变化?

【气象要素】

春季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变化频繁且无常,人体在应对外部变化时,身心调节机能有一定滞后性,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加剧或诱发精神疾病。

【日照时间变长】

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增加,褪黑素合成增加,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紊乱,进而引发情绪波动。此外,光照时间的变化还可能影响人体生物钟,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生风险。

【生理变化】

春季气温回升,人体内分泌代谢同步变化,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尤其是女性在青春期、月经期、产后、更年期等激素变化较大,容易发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激素紊乱】

春季时常阴雨雾霾等天气及气压较低,易引起大脑分泌激素紊乱,导致机体代谢、神经功能失调,容易引起人们情绪波动,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春季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1.情绪波动频繁

易怒、烦躁,小事易引发情绪爆发。时而兴奋,时而低落,难以保持稳定状态。

2.焦虑感加重

对未来或日常事务过度担忧,可能出现心悸、坐立不安。社交或工作压力增大时尤为明显。

  1. 抑郁倾向

感到无精打采、兴趣减退,对原本喜欢的事情提不起劲。可能出现早醒食欲改变(暴食或厌食)等情况。




4.倦怠与疲劳

白天昏沉、精力不足,即使睡眠充足仍觉疲倦。可能与春季“春困”或昼夜节律调整有关。


稳定春季情绪的八大自救法则

开启春日疗愈计划

让我们一起告别春日悲伤

共同迎接更温暖舒心的春天吧


权益反馈

权益之声为你而生

扫描二维码投递你的反馈信件

资料:外国语学院 罗春蓉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

编辑:外国语学院 罗春蓉

审核:刘炳宇 罗春蓉 陈朝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