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彩兰、魏玲珑)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党员文化自信与历史责任感,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寻迹古村廉脉,笃行八项规定”为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党日活动。5月8日下午,在学生党支部的周密组织下,全体学生党员前往广州市花都区塱头古村,开启了一场探寻古村廉政文化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精彩之旅。
党日活动合照 (李齐政 摄)
塱头古村,作为承载红色记忆与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留存着众多先辈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珍贵历史印记,同时也是岭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素有“进士村”“乡贤故里”之美誉。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如友兰公祠、谷诒书室等代表性建筑,以及独特的镬耳山墙、灰塑博古脊、石雕砖雕等建筑艺术,无一不彰显着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活动伊始,党员们便深入古村,参观了村史陈列馆、廉政陈列馆等重要历史遗存。在这里,他们不仅了解了古村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更聆听了明代“铁汉公”黄皞为官刚直不阿、不畏强权的事迹,以及“父子两乡贤”“七子五登科”等历史故事。这些生动的廉政故事,让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廉吏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进一步强化了纪律意识,传承了廉洁精神。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塱头古村黄智云副书记担任讲解。黄书记不仅详细介绍了古村的历史文化,更分享了古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他提到,塱头古村积极推动“互联网 + 文旅”模式,通过数字化推广、文创开发等方式活化古村资源,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本。黄书记介绍,古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让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魅力;同时,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进一步提升了古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创新举措让党员们深受启发,他们纷纷表示,这一模式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更展示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
黄智云副书记讲解塱头古村(李齐政 摄)
在漫步“方正之基”“古树剪影”“廉政长廊”“荷塘倩影”等廉政景观带的过程中,党员们不仅欣赏了古村落的景观艺术,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廉政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了塱头村诗书传家、重孝思贤的良好家风。同时,他们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更应该将廉政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此外,党员们还围绕“古村落的国际传播价值”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塱头古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外语学习者,党员们表示将充分发挥语言优势,通过翻译、国际传播、跨文化交流等方式,将塱头古村的成功经验介绍给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和廉政文化建设。
活动最后,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寻迹古村廉脉,笃行八项规定”党日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传承廉洁精神,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