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学工  党团动态

【团委动态】城理青年行│支教扬帆起航,共建“幸福九潭”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2025-07-1818

本网讯(记者 豆芹兰、何洁怡、莫菲菲、李嘉盈)为深化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践,引领青年学子赋能基层。77日至16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共建“幸福九潭”实践团在花都区九潭村流书社党群服务红色驿站二楼“小站家”组织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九潭村城中村儿童美育教育,开设绘画与手工、音乐、书法、舞蹈、朗诵与表演五类课程,累计完成20节授课及1次总结分享,吸引约300人次参与,为乡村儿童成长注入美育力量。

绘画与手工——指尖巧思,绘手工之趣

蛋糕盘在孩子们手中变成灵动的水母,褶皱的“触手”垂落时像在水中摇曳;传统宫灯的骨架搭起后,糊上彩纸便透出暖光,藏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竹条拼出立体船只,错落有致;粘土与PVC板组合成微观景观,花草、小动物栩栩如生。实践团成员冯子晔、陈舒苒引导孩子们拆解步骤,让平凡材料在创意中蜕变,每一件作品都藏着动手的快乐与对美的独特理解。

  音乐——童声欢歌,奏音乐之韵

  实践团成员张妙涵、孔乔彤带着孩子们在歌声里遨游:学唱《Apple Tree》时,稚嫩的英文发音混着拍手节奏,满是童趣;《明天你好》的旋律里,孩子们轻轻哼唱,透着对未来的向往。《小美满》的轻快与《天之大》的温暖交替响起,老师用沙锤、鼓点伴奏引导音准,让每首歌都成了孩子们表达情感的小窗口,歌声里藏着最纯粹的热爱。


书法——汉字之美,书笔墨之香

书法课堂里,实践团成员胡瑾睿、胡奕将软笔与硬笔教学结合,从硬笔的横平竖直到软笔的提按顿挫,耐心纠正孩子们的姿势。课堂还融入甲骨文的古朴、小篆的圆润,让孩子们触摸文字的演变。更用粘土捏出笔画、卡纸板拼集字形,在动手间理解横竖撇捺的妙处,墨香与创意交织,让写字变成一场有趣的探索。


舞蹈——活力绽放,舞少年风采

舞蹈课不仅让孩子们在律动中舒展肢体、增强协调性,更在一次次练习中培养专注力与自信心。实践团成员应哲昊、王婷带来的《Daddy》活力四射,《改变自己》透着朝气,《开心往前飞》满是轻快,《小花朵》则藏着温柔——孩子们跟着旋律跳跃、旋转,从记不住动作到自信起舞,每支舞都是一次成长的见证,让快乐与勇气在舞步中悄悄发芽。



朗诵与表演——童真风采,演语言之妙

朗诵与表演课上,实践团成员孙坤嘉、朗文菲带着孩子们在“诵读”与“演绎”中感受语言的魔力。孩子们先是轻声诵读《背影》的细腻温情、《春》的蓬勃生机,在《雨巷》的朦胧意境与《我愿意是急流》的炽热情感里,学着用声调起伏传递文字的重量。随后化身剧中角色,在《三打白骨精》里演绎机敏果敢,于《三借芭蕉扇》中再现生动情节;《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的朗诵里,稚嫩嗓音裹着纯粹向往,让每个字都像带着光。诵读演绎交织,让语言成为孩子们表达自我的魔法。


总结分享会

716日,实践团指导老师、成员与秀全街社工站刘社工、小朋友们齐聚“小站家”,共同参加了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分享会。会上,实践团成员登台分享10天授课里的心得与成长——从初次授课的紧张到互动渐入佳境的温暖,字字句句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孩子们也纷纷用稚嫩话语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与不舍,“谢谢老师”“还想再上课”传递着最纯真的情感。随后,各课程老师带领孩子们有序展示成果:绘画手工的创意作品、书法课的稚嫩笔墨、舞蹈的灵动身影……一幕幕定格了十天的成长印记。最后,指导老师豆芹兰与刘社工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实践团成员的付出,并为孩子们的进步由衷欣慰,活动在温暖与期许中圆满落幕。

至此,共建“幸福九潭”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但爱与希望的传递仍在延续这些天的晨昏相伴,是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实践团播撒的美育星火,将在九潭的土壤里长成星河。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保持初心,用青春之力在童心沃野与乡土画卷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