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学工  党团动态

【团委动态】城理青年行│外国语学院“gogogo出发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

2025-07-1416

本网讯(记者 尹萍、王金超蝉鸣渐弱,暑气未消,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孩子们的笑声中画上了句点。从初见时的拘谨到离别时的不舍,每一堂课都藏着成长的痕迹,每一位老师都带着满心的感慨。

音乐——用旋律织就希望网

志愿者华丽云和常佳星写下:在东边村教孩子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与《我和你》,收获颇丰。《让我们荡起双桨》旋律悠扬,勾起纯真往昔之忆,孩子们清澈歌声中对未来的憧憬,如闪烁星辰触动人心。《我和你》节奏轻快温暖,唱出陪伴之美,似在告知孩子们有人守护,观其跟唱时的认真模样,令人险些落泪。音乐拉近彼此距离,使支教更具意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温暖与希望的播撒。愿这些旋律化作璀璨星辰,长久照亮孩子们成长之路,即便未来风雨兼程,亦能赋予其力量。


美术——在创作里藏进真心

志愿者黄佳薇和梁若楠说:东边村的手工课上,小朋友们的眼睛比漆扇上的颜料更亮。教他们用扭扭棒绕出花瓣时,总有小手举起来:“老师,我的花要给奶奶”折气球小狗时,漏了气的“歪脑袋小狗”引得满堂笑,却被宝贝似的塞进衣兜。漆扇课最动人,孩子们蘸着颜料大胆涂抹,蓝紫交叠说是夜空,橙红相混喊着像夕阳。那些算不上精致的作品,藏着最鲜活的想象力。离村时,一个小姑娘塞给志愿者她做的扭扭棒花,花瓣歪歪扭扭,却比任何鲜花都沉甸甸,原来付出真心的陪伴,会在彼此心里开出永不凋谢的花。


朗诵——以声音传递梦想重量

志愿者孙子婷和林彦希分享:在“三下乡”活动中开设的朗诵课,对我而言是一场关于“声音与心灵”的双向奔赴。特别是在上《中国航天》这一课时,孩子们分享的自己的梦想。“我想当一名老师,像你们一样传播知识”…一个个梦想从稚嫩的嗓音里蹦出来,带着泥土味,混着青草香。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比任何技巧饱满的朗诵都更戳心。原来,我们教他们发声,他们却用梦想,给了我最震撼的“朗诵”。


英语文学——借故事开启新窗

志愿者唐家雯和曾嘉慧分享:东边村的支教时光,是一段“小小孩”与“大小孩”相互碰撞、相互治愈的旅程。在英语文学教学中,老师带来充满童趣的两首童谣、英文儿歌手势舞,搭配单词游戏。孩子们在欢快节奏里,小手灵动挥舞,为掌握单词欢呼雀跃,眼眸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老师们也以英文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和《狮子与老鼠》为引,组织角色扮演,孩子们戴上动物角色头饰,化身为故事主角,用稚嫩英语诠释人生道理,脚踏实地与持之以恒,打破偏见与尊重生命。看到孩子们从羞涩开口到自信表达,我们由衷欣慰与感动。


科普——凭好奇点亮奇妙世界

志愿者李腾旭和巫翠玲写下:在东边村的课堂和孩子们一起玩转光的世界!看着他们用小镜子“指挥”阳光跳舞,为水中“弯折”的筷子惊呼,在手指缝隙里发现“小孔”的秘密,每双眼睛里都闪烁着发现的亮光。讨论“云为什么不哭”时,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认真的追问,让雨的形成过程充满童趣与生机。没有复杂的设备,手电筒、水杯、纸板就是探索世界的钥匙。课堂因孩子们的热情而无比生动。我们共同用好奇点亮了平凡的物品,让物理现象如魔法般呈现。看到他们求知的目光的一刻,我深信,播撒下对世界发问的种子,远比任何答案都珍贵。这份在互动中迸发的求知火花,就是课堂最美的风景。


暑期三下乡活动结束,在这段旅程里,志愿者们教孩子知识,孩子也用纯真、梦想与热情,教会我们教育最本真的模样——是传递,是陪伴,是双向的成长与治愈。愿这份夏日相遇的温暖,成为我们和孩子们人生里都不会褪色的光,照亮往后路,也盼更多人踏上支教途,共赴这场爱与成长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