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学工  党团动态

【团委动态】青马工程│外国语学院第二期青马班开展“追寻文脉初心,传承红色炬火”教育实践活动

2025-05-2610

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525日,外国语学院第二期青马班全体学员踏上了“追寻文脉初心,传承红色炬火”红色教育实践之旅。清晨745分,学员们满怀期待地登上大巴向着红色教育基地出发

学员们的首站来到了广州鲁迅纪念馆。在这里,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在广州的生活与斗争历程,更感受到了其以笔为刃、唤醒民众的伟大精神。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手稿、书信和照片,生动展现了鲁迅在复杂历史环境下,为新文化传播和思想启蒙不懈奋斗的身影。他在这里的经历,与当时的社会变革紧密相连,也为后续的革命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学员在鲁迅纪念馆内阅读(张粮茵 摄)

随后,学员们沿着历史的脉络,来到农讲所。农讲所曾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摇篮,在这里,学员们通过参观古朴的教室、宿舍,聆听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刻体会到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当时,无数热血青年从这里出发,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也是革命力量汇聚的重要部分。


学员在农讲所参观(张粮茵 摄)

最后一站,学员们抵达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静静伫立其中。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默哀致敬。在博物馆内,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大家系统回顾了广州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尤其是广州起义中,起义军奋勇抗争、不畏牺牲的壮举,让每一位学员深受震撼。这些历史事件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共同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张粮茵 摄)

参观结束后,在感悟分享会上,全体学员围坐一堂,首先展开了10分钟左右的讨论,接着,五个小组的代表结合这次的所见所闻,畅谈感悟与思考。有的小组代表从鲁迅纪念馆的版画展谈起,认为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是革命武器。就像鲁迅先生用笔唤醒国民一样,我们也要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社会。也有一些小组聚焦农讲所的办学历史,调查研究有了新的认识泽东同志32天走访5个县,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种深入基层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大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里,要走进社会大课堂。

 小组代表白金书发言(李齐政 摄)

还有个人发言代表,他们结合三个参观点谈到了革命的三个阶段:从鲁迅的思想启蒙,到农讲所的组织动员,再到烈士陵园的血肉抗争,这是一条完整的革命链条。今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在各自岗位上接续奋斗。尽管每个代表发言围绕的中心不同,但“信仰”“担当”“传承”等词语成为了发言的高频词,体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觉醒。

 个人代表陈星宇发言(李齐政 摄)

最后,李齐政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生动的沉浸式思政课。三个参观点虽然看似所围绕的主题不同,但只要找准三个地点的共同点,我们就可以细心的发现它们之间潜在的关系。这一切都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学员合影(张粮茵 摄)

通过此次追寻文脉初心,传承红色炬火实践活动,青马班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党史的理解,更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专业学习中发扬版画精神,勇于创新;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调研精神,深入群众;在人生道路上传承“牺牲精神”,甘于奉献。相信这次红色之旅点燃的思想火种,必将在青年学子心中持续发光发热,照亮前行的道路